屏占比,只是个噱头罢了 看过一些中外手机发布会,印象中比较有趣的是,国产手机发布会特地喜欢拿iPhone5&5s以及三星Galaxy S4来作为对比,而对比项中必定会有一点的就是,我们的手机屏占比要比iPhone 5和三星Galaxy S4高出多少。这种刻意对比给人的感觉就是,普通人指着自己的昌河面包车对别人说,你看,我的车子座位比那辆兰博基尼多。
在实体键盘手机时代,屏占比这个参数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许多设计精力花在了如何处理屏幕和键盘之间的共存关系,于是滑盖和翻盖一度成为潮流,这种权衡也能够视作是那个时代人们对这个屏占比追求的变种,但仍未上升到今天这个高度。

屏占比对手机美观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
为了阐述这个观点,不妨来先看一张国外友人制作的近年来市售主流手机屏占比示意图。

因为对这个手机是否美观是1个比较主观的看法,不可能达成全部的一致,这里仅选取大众外观好感度较高的手机来说明疑问和未知办法。iPhone 5、Lumia 920和HTC One应该算是各自阵营中外观比较出色同时销量较好的手机,对比一下屏占比参数后就会发现,这三款手机屏占比均在60%到65%之间的中间水平。
而上图中屏占比排在前四位的韩系手机的外观只能用不过不失来形容。不过这种比较有失偏颇,拿iPhone 5和iPhone 3GS来比较的话,我相信大多数人也是会认为iPhone 5会更漂亮,这是设计、工艺和材质上的进步所体现出来的,高出将近10%的屏占比也有必定功劳。的确,和屏占比息息相关的边框宽度对手机美观有必定影响,屏占比太低确实会显得手机笨拙不堪。
不光是iPhone系列屏占比在进步,Galaxy S系列,Nexus系列,还有Note系列的屏占比也随着迭代顺序在进步,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手机屏幕为迎合市场在变大,但是为了方便性,手机尺寸不能随之肆意扩张,于是提高屏占比成了必经之路。但是随着屏占比的提高,韩系手机的美观度其实进步并不大。
只有大屏手机才须要强调屏占比
如上文所说,在推动大屏手机进展上,韩系手机功不可没,卖得好且屏占比大的手机基本还可以是韩系手机,之中以Note 3为代表。但是目前屏占比最大的几款手机并不是韩系,这里仅列举两个屏占比在80%以上的怪物手机。
TCL N3,号称屏占比为83.4%,是我目前所知屏占比最高的手机,屏幕尺寸也高达6英寸。

另外一款是国际市场上不多见的夏普AQUOS 302SH,屏占比为80.5%,尺寸为5.2英寸。

其实根据上面两张图来看,感觉夏普AQUOS 302SH手机的屏占比要比TCL N3还要更高一些。不管是LG G2,也是三星Note 3,或是上面两款屏占比号称在80%以上的手机,都无一例外都是5英寸以上的手机。包括国产的魅族MX 3,还可以是在屏幕尺寸变大后开始强调屏占比的。
本来屏幕无止境的变大就不见得是一件正确的事,如今又拿高屏占比来粉饰就显得矫情了,也是那句话,想做大屏就得提高屏占比,这几乎是一件分内的事情。而在提高屏占比之外,倒是真该想想该如何把手机做得好看,做得坚固,毕竟第一面上的视觉冲击力并不等于美观。随着屏占比的提高,如何保证手机尤其是屏幕强度也该好好想一想。
刻意追求屏占比无异于舍本逐末
一部手机的素质须要从许多方面来考量,屏占比能够排到的位置在非常后面。
除去体系软件等因素,仅从手机本身呈现的物理质感来讲,我个人最喜欢的是Lumia 925。弧面玻璃面板、金属边框,聚碳酸酯背部,刚好的尺寸和重量,机身线条以及按键布局手感使这款手机无论从观感也是握持感都有不错表现。
无论是Lumia 925,也是Lumia 800,乃至N9,全部能够获得手机设计上的赞誉和屏占比没有一点儿关系。像Lumia 800设计上的综合考量,也不是那些一味追求屏占比的手机能够比拟的。
遗憾的是,许多厂商不明白不愿意,或者没能力去追求像Lumia 925这样的弧面玻璃面板、金属边框,聚碳酸酯背部,刚好的尺寸和重量,机身线条以及按键布局手感。
这和许多国产厂商追求“全球最薄”一样,仅仅是为了1个噱头,1个卖点就不顾一切,殊不知1个不到6毫米的手机拿在手中那种不踏实的手感,硌手的边角更让人不快。屏占比还可以是同理,适当追求,控制在合理水平,为大屏化服务是可取的,为了达到什么“全球第一”就是舍本逐末。
这里依旧同意手机中的木桶理论,一款手机的综合素质取决于许多方面,屏占比这块木板的比重并不大,和其精心打造这部分,倒不如花时间在其他更主要的方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