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学学Facebook这些 如日中天的微信正做着其它APP做不到的事情。
自从2012年诞生以来,微信一步步的创新、升级,性能已经拓展到社交信息流、游戏、语音以及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
值得称赞的是,微信正把中国式社交推向了1个新的时代。
毫无疑问,微信已经是中国最流行的APP,但是,它成长得太快,做得事情也太多,一些潜在的威胁逐步向它靠拢。
虽然,不久前,微信改造了它的Android接口,但是,所能改变东西仍然有限。
在个人的应用体验过程中,我是1个活跃但保守的微信用户,我会利用微信发送文本信息、语音,但是,我不玩游戏,也几乎不订阅公众账号、应用支付工具等。
因为有其它更好、更专业的APP全部能够满足我的这些需要。微信有2.75亿活跃用户,我相信,我不是唯一有这样应用习惯的人。
虽然,目前TechCrunch认为,微信已经做得很好。当它谈及Facebook时,甚至嘲笑道“大而全的‘瑞士军刀’也管不了移动”。
但是,作为1个有创新精神的移动平台,微信也是能够能从一些国外公司学到东西,比如:Facebook、Line等。

1、 微信重蹈Facebook覆辙
之前几年,Facebook从PC向移动过渡时,发展缓慢。Facebook虽然很努力,但是发现,要将PC的里面的全部内容全部过渡到移动是不现实的。
在Facebook最新召开的投资者会议上,扎克伯格也解释道,公司的新战略是将Facebook拆解成若干个小的APP。这个方式最近赢得了很多好的效果。
目前,Facebook的APP拥有每月约9.5亿活跃用户,超出一半的人每日都在应用Facebook的APP。
FacebookMessenger目前是1个独立的APP,虽然仍落后于whatsapp。但是,它的用户数成长很快,上1个季度成长率为70%。(尽管whatsapp目前仍然是最大的独立聊天工具)。
另外,新闻阅读APP Paper,同样有非常好的成长性。Instragram从Facebook独立出来后,还可以是1个最受欢迎的图片社交软件。扎克伯格暗示,今后还将继续分拆更多独立的APP。
Line也现在不断正走一条相似的路径。非常显著的是,Line、Line Camera,以及很多Line的轻松社交游戏都能独立的安装,也能通过统一的主APP入口安装。
2、单个APP控制下的危机
基于对将来美好的憧憬,微信的性能逐渐增多。但是,这也会使得微信变得越来越不像是1个APP,更像一种不必要的运营体系。
将来,在微信上面,还有很多第三方APP在上面运行。腾讯CEO马化腾曾经也承认,当微信为其他开发者创造1个开放平台的时间,它的理念曾受到Facebook的影响。但是,这是Facebook还只是在PC时代独立鳌头时的理念。
当越来越多细致、聪慧的应用聚集在微信上,这会使得它的商业化难度越来越大,从长远看来,也将影响微信的霸主地位。我不建议以信息社交为主要性能的微信将拥有大而全的性能。
微信能够考虑Facebook一样的做法,即把1个综合性的应用分拆成为多个独立性的APP。把支付、游戏、视频聊天,以及其它应用分拆出来,避免用户应用得眩晕。
这些应用全部能够继续在1个主APP上打开,但是,有更多的下载选择。此外,这些图标也能够被用户添加到主屏幕上。
微信的新产品上,如果只是利用已有的用户去增多产品的吸引力将是1个短视的战略,这只能导致短暂的膨胀。
除非微信想继续做1个“微信操作体系”。只有这样的操作体系才能把这么多的性能进行拆解、吸收,才能有更多的屏幕空间容纳这么多的APP应用。
每个APP都有1个独立的目的,这样也能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广告挖掘。这样的话,将来即使1个好的创意最终流于失败,微信也能够轻松得停止它。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腾讯将来愿意并会这么去做。
此外,将来一两年,羽翼丰满的电子商务分支也将逐步爆发。目前,微信正处在过渡状态。希望它能及时从它的同行中能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点评:
这其实是1个“做加法”也是“做减法”的命题。
我相信,如果目前做1个小小调研,“你希望微信满足你所有的需要吗?”大部分中国用户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我们须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将来,随着微信自身所需承载的东西越来越多,它会变得越来越重。那时,它的商业需要和产品设置之间会显露出来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如当前Facebook所遭遇的尴尬局面。
同时,在微信的国际化进程中,它也会面临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户应用习惯的差异。希望走出去的微信须要警惕了。
其实,Facebook的摸索给了微信很好的借鉴。所以,我们是否能够给微信1个“善意”的提醒——是集成也是分解?未雨绸缪,提前想想这个疑问和未知办法。
作者简介:辛苑薇《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编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