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预读:的本质。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当我们掌握了这个工具,在运用过程中也是要回归零售的本质,即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效地实现三流合一。
同时,转型须要坚守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不能留恋之前的达成目标,要正视现实的疑问和未知办法。转型是掌握新工具、获得新能力的学习过程,显露出来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和未知办法都是正常的,这就更加须要我们全部能够坚持坚守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所有的转型最后都要固化成团队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转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传承,成为融入到员工血液里的基因,成为自发的、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为此,我们发出了包括事业部组织变革、员工内部创业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主线就是更加强调和倡导员工的自主创.....

张近东
原标题:张近东:零售业面临第三次变革
目前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将推动形成现代零售业变革转型的第三次浪潮,就是我们说的O2O模式。
张近东,苏宁云商董事长。1990年12月26日,张近东以10万元自有资金,创建苏宁。此后,苏宁在张近东的带领下,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张近东的身家自然还可以是水涨船高,2013年胡润百富榜,他以395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前十。
上一年起,苏宁开始“转型”,要做“互联网零售企业”,这是张近东的选择,是他对将来零售趋势的判断。福布斯中文版曾将“2012中国年度商业人物”的头衔授予了张近东,称“他不得不面对经济基本面和零售行业转型的两面作战,但他显然已经意识到了疑问和未知办法的严重性,并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行动,这对这个一家处于变革期的公司而言,比什么都珍贵”。
转型最大的挑战是人才
新京报:2013年,苏宁最大的变化是转型。对这个转型,当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张近东:目前,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不论是IT科技人才,也是新品类经营人才、物流专业、金融专业人才,都是我们须要的。
苏宁的互联网转型关键在于苏宁团队能否转型,从总部管理岗位到终端一线员工,是否全部能够理解,能否转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意识,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新京报:转型成败取决于哪些因素?
张近东:在转型过程中,我们将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转型经营要把握行业的本质。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当我们掌握了这个工具,在运用过程中也是要回归零售的本质,即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效地实现三流合一。
同时,转型须要坚守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不能留恋之前的达成目标,要正视现实的疑问和未知办法。转型是掌握新工具、获得新能力的学习过程,显露出来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和未知办法都是正常的,这就更加须要我们全部能够坚持坚守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所有的转型最后都要固化成团队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转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传承,成为融入到员工血液里的基因,成为自发的、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为此,我们发出了包括事业部组织变革、员工内部创业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主线就是更加强调和倡导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小团队协同能力。
不是对手的成了对手
新京报:你认为目前苏宁的对手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些对手?
张近东:竞争是永恒的,而对手是相对的。
苏宁转型以来,不是对手的成了对手,不是同行的成了同行。所以,对这个企业来讲,永恒的竞争也是如何挑战自我、超越之前。
新京报:十年间,你个人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张近东:十年前,我们刚刚布局全国市场不久,很多管理标准和体系还不健全,公司还没上市,我一定冲在最前面。
十年来,随着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业务的多元化,我考虑的不再是冲在具体的业务前线了,更多的要着眼于产业的布局,企业的发展战略。
到了今天,我们第三次转型,这时间我又要冲到最前线,不过目前是战略的前线,转型的前线,甚至是科学科技发展的前线,以求把握将来的趋势。
所以说,我个人最大的变化是在企业中的角色变化、思考方向上的变化。
零售业变革“不离其宗”
新京报:和十年前的零售行业相比,如今零售行业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张近东:十年前,连锁经营用工业化的方式重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通过标准化、流程化实现范围化复制,以范围经济带来价格优势,以价格优势拉动消费形成更大的范围。这是十年前零售业的核心特征。
十年后,零售业掀起了电商高潮,这是第二次变革。
信息电子化、货币电子化,商品也电子化了,消费者全程参和企业的销售流程、同步在线服务过程。消费者和商家在同1个平台上快速的按原来的方式互动,消除了供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零售业这十多年来的最大变化。
新京报:你对零售行业将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怎样的?
张近东:目前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将推动形成现代零售业变革转型的第三次浪潮,就是我们说的O2O模式。
不管零售形态如何变化,之中有三个要素始终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因此,不论将来如何演进,都一定围绕这三个要素的变化进行,最终要实现这三流的高效结合。
同题问答
明年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Q:如果有笔5亿元的创业资金,在2014年的中国,你会优先考虑进入哪个行业?为什么?
A:移动互联网行业。
当前移动互联网领域才刚刚开始,存在大量创新的空间和机会,特地是和生活应用密切相关的领域。这正如2000年时的PC互联网一样,想象空间巨大,应用空间也巨大。将来的社会必定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时代,这也正是我们为何加速推进O2O模式的缘故。
Q:对2014年的预期是怎样的?
A:2014年中国经济将是深度调整期,一系列新的改革政策可能牺牲短期内的经济增速,经济下行趋势较为明显,但长期来看,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促进结构更加优化。
对这个零售业而言,我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线下企业进入线上。
不管零售形态如何变化,之中有三个要素始终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不论将来如何演进,都一定围绕这三个要素的变化进行,最终实现这三流的高效结合。
上文回故:
苏宁转型以来,不是对手的成了对手,不是同行的成了同行。所以,对这个企业来讲,永恒的竞争也是如何挑战自我、超越之前。
新京报:十年间,你个人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张近东:十年前,我们刚刚布局全国市场不久,很多管理标准和体系还不健全,公司还没上市,我一定冲在最前面。
十年来,随着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业务的多元化,我考虑的不再是冲在具体的业务前线了,更多的要着眼于产业的布局,企业的发展战略。
到了今天,我们第三次转型,这时间我又要冲到最前线,不过目前是战略的前线,转型的前线,甚至是科学科技发展的前线,以求把握将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