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科学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从前有个人,自己不会修电脑,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从前有个人,自己不会保护电脑,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不论身处何地,也不管拿着的智能机、带着的谷歌眼镜亦或是耐克FuelBand,都会成为黑客的目标。咨询网站BusinessInsider为读者给予了简单的防黑步骤,之中选择长字符密码,而且要定期更换是个简单有效的办法。
在我们翘首以盼物联网到来之时,却忽视了这却是缺乏监管的“不毛之地”。当1个小孩黑掉别人的蓝牙耳机,没有老师会吹响哨子加以制止;当然,也没有人家的电动车库大门会安装杀毒软件或者防火墙以防备黑客。
如果用户开启设备,或者接入网络,便有可能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就像美剧《疑犯追踪》里的科技大牛哈罗德•芬奇那样,在电脑一头敲敲键盘,就可黑入对方手机、蓝牙耳机、摄像头甚至是高级跑车。当然,普通人不会成为这类超级黑客的关注,但可能成为恶作剧或者盗号的受害者。
目前科学科技如此令人激动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用户不须要多少专业知识就能上手。就算没学过编程、BBS或者虚拟终端代码,也知道如何下载Snapchat,然后发几张照片。但随着进入的门槛变低,疑问和未知办法也会和日俱增。
数月前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黑帽网络安全大会上,一位海军工程师——专业级黑客,列举了将来数年内随着物联网铺广而容易被攻破的设备名单,包括云存储服务、智能打印机、银行ATM取款机、USB设备、酒店安全密码等大型设施,而智能手表、智能机、电脑、平板、家用智能锁、GPS设备、Wi-Fi设备等也位列之中,而且这位工程师在家就黑入自己的这些设备自娱自乐。
此外,就连PS 3、任天堂、移动插座、冰箱、照相机甚至是汽车这些平常人觉得“很安全”的设备,也会被黑客攻入。
保护设备安全,就是保护自己的安全。对这个不懂科技的普通人而言,可从最简单的做起。
首先,更改所有设备的名字,从电脑到手机,都不要用本人或者公司的名字。其二,设置密码时最好应用包含数字和大写字母的长串字符,比如,“Iwant99pizzasand12beersfordinnertonight”远比“Gx1U2y”更安全,而且更好记忆,因为字符越长,破解的计算量就越大。第三,定期更换密码。第四,关掉暂时不应用的设备,包括无线、摄像头、游戏主机。运行的设备越多,留给黑客的机会也就越多。
科学科技在发展,并接纳每个人进入。虽然这一领域并非绝对安全,但随着破坏的增多,从侧面也激发了人们对安全的追求和创新。(编译/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