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侵袭传统产业的浪潮现在不断正席卷招聘领域。对习惯了在网上投简历、邮件沟通、通过多次面试、笔试的复杂流程才最终得到工作的求职者来说,移动互联网招聘带来的改变可能会是1个惊喜。
除了简化流程、缩短时间之外,移动端的招聘也现在不断正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刚刚成立的闪聘网还可以是如此,领域上专注服务于制造业普通工人,而拓展上则倾向于移动端应用拓展,这类公司现在不断正加速的扩张当中,而更加专注于垂直领域的招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成为招聘行业的新趋势之中的1个。
●南方日报记者陈若然
垂直领域招聘 未被开拓的市场
找工作在很多人眼里是1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我们都愿意倾尽心力,不辞劳苦。穿不舒服的正装、打领结、挤两小时的高峰地铁,在三轮甚至更多轮面试笔试中过关斩将,最后经过漫长的等待。
对这个珠三角的企业来说,招工并不是这样的过程。工业对人力的需要快速量大,很多情况下,难的不是招人,而是在某1个确切的时点上及时招到合适的人。工厂一旦接到订单,就面临着及时交单的压力,而在用工荒季,工人就更难找。
而对这个工人来说,企业的用工信息还可以是很不透明的。很多须要找工作的工人是通过工友得知工作机会,或者在附近看招工启事,这样就造成了用人企业和工人需要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而移动互联网,成了沟通的最好的桥梁。就像1个市场,这里,须要招工的企业和须要找工作的工人会第一时间看到信息,并且立刻得到回应。
闪聘看到的就是这样1个市场。跟传统大型招聘公司相比,市场空间在哪儿?刘康解释,目前招聘市场上有两类公司,传统的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等公司涉足全品类的招聘,但主要趋向于中高端阶层,以简历库为导向,通过简历下载量向企业收费,每下载一份简历收取8—15元。而以58和赶集为代表的招聘公司则是以岗位为导向,通过广告收费。
而闪聘针对的是靠移动互联网、依靠垂直领域来生存,重点针对制造业的工人。
刘康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不同于白领招聘的是,企业对蓝领工人的他们的需要具有必定的即时性。“比如苹果要订单,要在必定时间段生产,是没办法做计划的。企业只能花钱跟学校谈合作,但这部分来源只能满足10%左右的用工需要,另一部分仍要从市场上去获取。我们希望通过这样1个平台,通知到这些人。”
而在刘康看来,制造业这个垂直领域市场相对大。除了需要客观存在外,这一领域的用户也是用户端最可能的付费用户。“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大都是16—30岁之间的工厂工人,他们中90%以上的都持有智能手机,也愿意为游戏、视频付费。”刘康说。
而从细节操作上,架设于移动智能手机上的客户端也能综合各种定位科技增添性能服务。比如LBS定位体系,工人通过定位能够马上看到周围哪些企业在附近设点招工,快速的按原来的方式前往面试,企业也能够看到附近哪些工人须要工作,体系快速的按原来的方式发送推送,企业来决定是否录取。在饭后散个步的时间里,就能够找到新工作。刘康告诉记者,根据多年经验判断,工人往往会在1个区域里选择工作,因此在此时此刻知道附近哪里招工,对他们来说很有价值。
“以前都是靠电话,但是移动端普及之后,今后企业招工信息会得到及时的、通畅的沟通。”刘康说,这还可以是移动互联网革命对传统招聘方式的1个改变,而在这一方面,能够做的改变还有很多。
移动端招聘“拼的就是速度”
对这个垂直领域的招聘,目前除了刘康的闪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外,许单单的拉勾网还可以是另1个更为成熟和达成目标的案例。而这个领域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不少风投也较为看好。刘康的闪聘近期也刚刚获得红杉、创业工场和英诺天使基金过千万的投资意向。
尽管针对的客户群体不同,但无论是拉勾网也是闪聘,看中的都是垂直领域招聘的巨大需要。许单单曾在采访中对媒体表示,之所以看中互联网行业的垂直招聘,是因为背后巨大的岗位需要。许单单说,中国互联网从业有大概300万人。平均2年多换次工作,也就是每年150万人换工作,只有一部分职位招到了合适的人。而拉勾网招聘把速度作为首要要求,规定参加“极速入职”的企业在收到投递简历后一定24小时反馈。规定HR初始只有看20个简历的权限,要回复申请人后,才能看到新简历。
“垂直招聘作为中介,看三个因素:数量、价格、频率。互联网公司的人平均2年跳槽一次,其他行业不会。互联网对人才依赖度高,工资高,提成高。”许单单说,这还可以是拉勾网所发展的市场潜力。
而刘康的闪聘网基于的则是蓝领工人的招聘市场。这个市场的特色同样是岗位需要大、即时、流动性高。具有这样的特色,移动端的科技优势才能和招聘需要一拍即合,对将来的发展构成增加支撑。
而目前,闪聘网也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刘康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估算,将来的市场仍然很大。他自己认为,在这一行业如果全部能够将用户量发展到5000万,那么公司范围也能够达到百亿级别。尽管是2013年刚刚起步的新公司,刘康希望,在明年7月之前,闪聘全部能够获得250万的注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