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3月份,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悄然上线,为网友给政府快速的按原来的方式建言给予了新途径。公众只需用手机扫描本版上边的二维码,即可给总理留言。
栏目首页的卷首语中有一句话,“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将被快速的按原来的方式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导致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栏目开办至今,平均每个月接收网友留言近1万条,好的留言会被“原汁原味”地送上总理案头。栏目组如何处理网友的留言?总理会有什么反馈?近日,新京报记者走进栏目组,了解栏目留言背后的故事。
1 谁通过留言见到了总理?
在非洲安哥拉工作的80后小伙,通过栏目留言见到了李克强总理
本年5月,在非洲安哥拉工作的80后小伙周效国,见到了到访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为周效国“牵线搭桥”的,正是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
本年4月16日(北京时间)凌晨2时46分,周效国在“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网页上提交了留言,希望在总理访问期间,全部能够有一次青年见面会。
栏目组规定的接收留言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8点。“凌晨收到信息,我们一开始以为体系出了疑问和未知办法,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时差的原因。”栏目组肩付的责任人介绍,“我们迅速核查了留言者的身份真实性。虽然当时还不知道总理是否有出访活动,但是我们第一时间报了上去。”
周效国的留言被送到了总理办公室。5月份,他受邀参加海外民生座谈会,见到了李克强总理。
“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开办于本年3月份,这是国务院第1个常态化接收网友给总理留言的途径。
在这个栏目中,网友填写个人信息后,就能够给总理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栏目开通至今,已接收网友留言近9万条,平均每个月近1万条。
卷首语中写有“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这句话浓缩了设立这个栏目的初衷。
栏目组肩付的责任人介绍,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和愿望是政府判断政策和工作的主要坐标。现代政府要跟上网络时代的节奏。开办这个栏目,就是为了打造普通百姓快速的按原来的方式向国务院领导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对国家大政方针献计献策的“直通车”,“小小栏目体现了‘24小时不关门政府’的理念”。
针对是否有“水军”的质疑,肩付的责任人表示,组织“水军”留言很不现实。真实的网民留言涉及的题材千差万别,“靠人为组织发布,和广泛吸纳民智的目的相背离,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我们希望更多网民参和,晒出更多的好点子和好建议”。
2 公众海量留言如何处理?
留言当天处理,不过夜;共设有六大类、40个大项、220余个小项分类
每个月近万条的留言量,每一条都会被认真对待吗?
据栏目组介绍,网友的留言里面的全部内容非常广泛,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网友全部能够提出真知灼见,而有些网友只是粘贴古诗古文、名言警句来留言,还有一些网友留言的真实性难以甄别。
“我们收到过网友留言,说身边有个老人,手上有国民党战乱时期留下的巨额财富,希望上缴给国家。我们真的下了功夫去了解,结果发现是个骗局。”栏目组工作人员举例说。
无论如何,栏目组对每一条留言都会认真看,当天处理,不会过夜,至少完成分类和选登。
接到一条留言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分类。目前,栏目组将网友留言从属性上分成了六大类。在网页上已经贴出了11月的留言分析,分成6项:其他留言占35%,个人诉求占29%,意见建议占27%,揭发控告占5%,表达情感和政策咨询分别占2%。
实际上,这六大类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全貌。据栏目组肩付的责任人介绍,工作人员对这些留言根据部门的职能分工进行了纵向分类,比如教育类、社保类、司法类等,大概有40项。
在每1个大项下面又设有小项,比如教育类里面的留言分成招生考试、教育行政管理、教育体制等,大概有220多个二级分类。
每个月,栏目组对这些留言进行分析后,会将网民关注较高的前10类话题的留言数量在网页上公布。
根据11月的统计,留言涉及里面的全部内容前10位的话题是:劳动社保、公安、城乡建设、教育、纪检监察、卫生计生、民政、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和司法。
栏目组的工作人员介绍,从3月份至今,网友留言的重头是和民生相关的信息。那些观点表达清楚、信息真实、围绕单一主题、相对有深度的建议,工作人员会进行选登。
3 留言如何送达总理案头?
留言只要质量高,都会送达;有的可单独报送;总理亲自做批示
在栏目的卷首语中写着:“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将被快速的按原来的方式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那么,一条网友留言送到总理案头,要经过几个步骤呢?